2011-12-22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2011.12.22] 忽然發現,我不懂這句成語之所以言之成理的理由,特別是生態學/生物學上的理由。或者已是"人人"皆已觀察到的"事實",所以文人以之談君子以自強不息,老人勉勵自己不會變痴變呆,養生者據以精進~~

[宋] 張君房。 《雲笈七簽/卷三十六/ 玄鑒導引》  :
《抱朴子》曰:道以為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以其勞動故也。若夫絕坑停水,則穢臭滋積;委木在野,則蟲蠍太半。


語出《 呂氏春秋/盡數 》,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動也。

藝文類聚/方術部/養生》錄有:(轉貼自 《維基文庫》 ,應未被好好校正過)
 華他別佗傳曰.佗嘗語吳普.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自使極爾.體常動搖.穀氣得消.血脈流通.疾則不生.卿見戶樞.雖用易腐之木.朝暮開●動搖.遂最晚朽.是以古之仙者.赤松彭祖之為導引.蓋取於此也.


討論:
1. 張君房之《玄鑒導引》 首言便說 『《抱朴子》曰: 道以為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 云云,有人猜可能 《玄鑒導引》的作者是葛洪,這留給專家去考證,但我目前只覺得是誤植,原句是出自呂氏春秋,《三國志》的《華佗傳》裡有類似的話,「戶樞不朽」,而《華佗別傳》則引申了 《三國志》 的說法。(《華佗別傳》不詳?顯是後人低劣的依托之作)~~找了半天有人說,這是一本已佚之作,而裴松之引用多處......
2. 過去數十年原來有華佗是否為印度人的爭議,且是陳寅恪提出的,似乎有說服力,但對於當時中原有象與否,我是覺得太牽強,應再多查方志之書,以帝都有象似乎不算牽強?
3. 『流水不腐』:我是認為,腐,是一種現象,在一個微環境裡的各種群落的演替過程中,代謝物已多到讓人知覺到--看到、聞到了『腐』的狀態。但似乎不是很能以生態的觀點來解釋為何流水不腐。流水一般觀察到的會有穩定的藻類,並且水較清澈,理由呢?水的含氧量是否是個重要的限制因子?
4. 『戶樞不蠹』,亦有作『戶樞不螻』,語出《 呂氏春秋/盡數 》,但這畢竟是個scope的問題,也許不是不朽,只是看不到而已,或者沒有系統地比較過,門的各部朽蠹程度及時間。




《》『』「」【】

2011-12-05

風化

[2011.12.05] 發現這個段落有好幾個重要的點需要釐清。文出《莊子/天運》篇。


《莊子/天運》
孔子謂老聃曰:「丘治《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自以為久矣,孰知其故矣,以奸者七十二君,論先王之道而明周召之迹,一君无所鉤用。甚矣夫!人之難說也,道之難明邪?」 
  老子曰:「幸矣子之不遇治世之君也!夫六經,先王之陳迹也,豈其所以迹哉!今子之所言,猶迹也。夫迹,履之所出,而迹豈履哉!夫白鶂之相視,眸子不運而風化;蟲,雄鳴於上風,雌應於下風而風化;類自為雌雄,故風化。性不可易,命不可變,時不可止,道不可壅。苟得於道,无自而不可;失焉者,无自而可。」 
  孔子不出三月,復見,曰:「丘得之矣。烏鵲孺,魚傅沫,細要者化,有弟而兄啼。久矣夫丘不與化為人!不與化為人,安能化人!」
  老子曰:「可,丘得之矣!」





討論:

1. 據維基百科云,六經之名的典故源自於此。

2. 查一下孔子所謂問禮於老子之說法的真假實情。

3. 至少在天運篇成文之時已有【七十二君】之說。這是指春秋?又同時這裡稱的是【先王】、【周召】...其實我不太懂這段的意思。

4. 這裡的【風化】何義?白鶂與蟲的風化是一樣的意思嗎?

5. 此文作者顯見對自然觀察入微,白鶂相視、類自為雌雄的蟲、烏鵲、魚、細要、兄弟等。細要、兄弟二句不解。

《》『』「」【】

標點符號

[2011.12.06] 應該是要好好想想,標點在古文載體的功用及實行。
[2011.12.22] 對於這個標點,不知有沒有人曾給予較深入的討論?我是在處理時出現了一些問題。看不出台灣對於「」、『』二者是否有先後優先的次序界定?例如在有引話的文句之外,又有需強調的字詞,那麼這強調字詞應使用何者?或是,既為獨立的屬性,各自為之,能使文意清楚,不致含混即可?參考頁面:「鬼有三技過此鬼道乃窮


不過這則實在是因為讓我倒盡胃口的標點。出自莊子/天運篇的一段。略計二十二個字裡有二十二個標點,當然不能算二十二個,但至少一個書名號佔了二字的空格。

孔子谓老聃曰:“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 《六经》,自以为久矣……

孔子謂老聃曰:「丘治《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自以為久矣,孰知其故矣,以奸者七十二君,論先王之道而明周召之迹,一君无所鉤用。甚矣夫!人之難說也,道之難明邪?」






台灣:教育部《重訂標點符號手冊》修訂版: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編著,《重訂標點符號手冊》修訂版。中華民國97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