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5-14

參考書目

[2009.05.14]
在引用時發現是需要有參考目的,就列在這裡吧。
編輯的方式是條列,等到到了某個份量再來分門別類。
可能先以朝代來看吧?或是書名?還是就放在我的協作平台?再說。

千金翼方
本草綱目

我的協作平台:

ToolReferences




楊再義,1982。台灣植物名彙。臺北市:天然書社。
Yang, Tsai-I. 1982. A list of plants in Taiwan. Taipei: Natural Publishing Co.,Ltd.1281 pp. (+glossary 351pp.)

高明乾等編輯。2006。植物古漢名圖考。河南鄭州:大象出版社。

2009-05-12

芒果

[2010.08.16]

學名:
Mangifera indica L.
Anacardiaceae 漆樹科
Mangifera 屬
中名:
[楊,1982] 芒果、檬果、[木莽]果;檨仔 (Soai{n}-a);

英名:mango

其他俗名:
[阿美Ami] Nagusu
[排灣Paiwan] Gatso'kku, Raiken, Ratokui, Roiin

原產:
[楊,1982] 印度、馬來西亞、緬甸

相關記載:
1. [蔣毓英,1686]
檨 【乃紅彝從其國移來之種。株極高大,實如豬腎。三四月間味酸如梅,採而塩之,可作菜品,病者亦宜。至五六月間,盛熟,皮有青、有黃者,肉有黃、有白者,有微根在核。將食,須用小刀剖之,味甘或帶微酸。計有香檨、木檨、肉檨三種。檨味勝肉檨,香檨其尤者也。即《外國志》所載「南方有果,其味甘、其色黃、其根在核」者是也。】

2. [王禮,1720]
檨【盛夏大熟,形如豬腰,肉與核粘,切片以啖,甘香異常;初結色綠,熟則色黃。有香檨、木檨、肉檨三種,香者為上,自荷蘭國來者,臺之果此為上品。檨,無此字,今從俗寫。】

3. 據《教育部異體字字典》(其國語辭典杳無此字):檨 (ㄕㄜ): 『果樹名。即芒果樹。清一統志‧卷四三七‧臺灣府‧土產:「檨:通志》:紅毛從日本移來之種,實如豬腰,五、六月盛熟,有
香檨、木檨、肉檨三種。」』

4. [Mastumura, 1915]


問題:
1. 芒果,這個水果的確實來源似乎是不可考(?),但在早期的台灣地方志裡,很一致地皆作檨[蔣,1686;金,1684;王,1720]。


參考資料:
臺灣史料編輯委輯委員會(編),2004。金鋐 (主修),1684,康熙福建通志臺灣府。台北:文建會。
臺灣史料編輯委輯委員會(編),2004。蔣毓英 (纂修),1686(?),臺灣府志。台北:文建會。--以上二書合輯於《台灣史料集成 清代臺灣方志彙刊》第1冊。--
臺灣史料編輯委輯委員會(編),2004。王禮 (主修),1720,臺灣縣志。台北:文建會。《台灣史料集成 清代臺灣方志彙刊》第4冊。


2009.05.13
芒果,這個物種的其他別名還包括了檬果、檨 (蒜)等。

據個人猜測,芒果這個詞,可能是簡寫了"檬"字;而檨字則是早期到台灣的官員在寫方物志時所創的(誰是始作俑者?)而如下面通志所云可能需要再考証,因為所知芒果是比較熱帶的植物,當時說是紅毛(荷蘭人?)從日本移來之說可能性似乎不高。且更要考証的是,這種植物可能與南島民族(?)的移徙有關(?文獻)。

蒜,這個字只是清官員來台,暫借用之字,當時的平埔族(?)或所謂台民(?熟番)的語言裡,其音似是淸官員所用的『蒜』字,現在的臺語讀意為(『甩』字,具深鼻音,)


待查文獻:
[楊再義,1982]:
1. 芒果的別名
2. 有相關名字的植物:山檨子(維基中文:小葉山檨子)、海檬果....
[通志?]
[各種台灣的方志?]
[各種來台的清朝官員筆記,挑可信度高者?]

引用文獻:

Flora of China (web version). 11: 336–337. 2008. (山檨子,漆樹科,產台灣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