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14

反切、反語、反音

[2011.10.14] 正在整理閱讀《齊民要術》。雖是早就有的問題,倒從沒有仔細去尋求答案過。反切法的一些事項在《維基百科/反切》有記錄。茲錄其摘要。


漢典/反切》:
我国给汉字注音的一种传统方法,亦称“ 反语 ”、“ 反音 ”。用两个汉字来注另一个汉字的读音。两个字中,前者称反切上字,后者称反切下字。被切字的声母和清浊跟反切上字相同,被切字的韵母和字调跟反切下字相同。如:东,德红切。取德的声母d,红的韵母ong,便构成东音(dōng)。不过古代的四声是平、上、去、入,与现代汉语的四声有一些出入,古今声母也有些变化。 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十四:“ 孙炎 始为反切语。”参见“ 反语 ”、“ 反音 ”。


1. 古代的漢字注音方法。漢語原來的注音方式是【讀如/讀若法】、【譬況法】和【直音法】。

2. 反切始見於東漢,大體上漢末出現反切,魏晉開始盛行。
北齊 颜之推 《顏氏家訓·音辭》:「孫叔然(孫炎)創《爾雅音義》,是漢末人獨知反語。至於魏世,此事大行。」
北齊 颜之推 《顏氏家訓·書證》:「且鄭玄以前全不解反語;《通俗》反音,甚会近俗。」《漢典/反語》


3. 有學者認為反切的初創跟佛教傳入有關。
陳振孫《直齋書錄題解·韵補》條認為:「反切之學,自西域入中國。」
錢大昕:《潛研堂文集》卷十五,《答問十二》。說詩經已有反切,並且駁斥反切受佛經的影響,「豈古聖賢之智乃出梵僧下耶?」
4. 按照「上字取聲,下字取韻」的原則,中國古人或能很準確地讀出一字字音。然而,由於古今音變的關係,古代所製定的反切成爲作爲華夏民族之方言依據。各方言皆可从韻書推出地方方言,无異也。



漢典/反語/反音》:
魏 晋 南北朝 时的一种隐语。以两个字先正切,再倒切,成为另外两个字。《南史·刘悛传》:“ 悛 本名 忱 , 宋明帝 多忌,反语‘ 刘忱 ’为‘临讎’,改名 悛 。”按,刘忱反切为临;忱刘反切为雠。 清 赵翼 《廿二史札记·六朝多以反语作谶》:“《梁书》 武帝 创 同泰寺 ,后又创 大通门 以对寺之南,取反语以协同泰也。
清 赵翼 《陔馀丛考·音字用点》:“至 魏 孙炎 ,始作反音,则今反切之学也。 


討論:

1. 應念【ㄈㄢˇ ㄑㄧㄝ ˋ】或是【ㄈㄢˇ ㄑㄧㄝ 】?漢典的注音為第四聲,去聲。但以切磋來比較,依【顧炎武】的說法,應是與切磋的切同音同義,需作平聲。

2. 錢大昕的這個說法應該是鼔舞了很多大中國的人吧,不過實在不成道理。同理還有所謂的四大發明~~~

3. 關於維基對方言的論述,我覺得有點因果相反(?)的感覺。方言的形成很多是在未脫離以反切法來規範的範圍,但這便一再地演繹出去,即讀音的歧異之造成。


《》『』「」【】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