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20

果實:喜樹;風船唐棉

喜樹 (2009 Dec)

是從喜樹的果實開始的。要問的是:
1. 其名稱由來。
2. 果實為何無法給定一個明確的類別?


風船唐棉 (2009 Dec)

1. 果實其實算單純吧,但是不懂的是,其外圍包住的那一層是什麼?

2009-11-17

幾種蕨類的中名


[2009.11.18] 據高美芳的說法,鹵蕨、鳳丫蕨的誤用字的現象發生在《臺灣植物誌第六冊,第15頁》(Flora of Taiwan, vol. 6, 1978)
1. 紫萁科(楊,1982:第17頁)、紫藄 (松村任三,1915)
2. 鹵蕨 (鬯蕨) (楊,1982:第31頁)
3. 鳳丫蕨 (鳳了蕨) (楊,1982:第33頁)




參考文獻:
楊再義,1982。台灣植物名彙。臺北市:天然書社。
松村任三,1915。

2009-08-04

陸生珍珠茅;厚葉鐵線蓮

我想新增一個新的tag,比一比,主要是植物辨識(鑑定)的相關問題。看官如果覺得太瞎,請別太計較啦....

2009.08.05
這一年來,在台北近郊所看到的莎草科植物,一直都沒有搞清楚那植物倒底是誰,現在確定是:
陸生珍珠茅 (詳 山羊百科)
而以前老是錯用的,且一直難以改過來的 煙火薹 亦可參考山羊百科

厚葉鐵線蓮 vs. 麥氏鐵線蓮 (2009.08.04 內溝溪山)
參見網路版 臺灣維管束植物簡誌 II: 151, 152.
不過看了簡誌的描述,我又混淆了,因為據說那不是麥氏,而是厚葉。可是簡誌說的分布似有出入:

厚葉鐵線蓮 Clematis crassifolia Benth.:
小葉闊卵形,橢圓形或長橢圓形,先端銳尖或漸尖,3出脈。中部低中海拔地區林緣及開闊地。
麥氏鐵線蓮 Clematis meyeniana Walp.:
小葉卵形,卵狀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先端銳尖微尖凸頭,5出脈。全島中低海拔地區林緣及開闊地。

註:麥氏在楊再義(1982)臺灣植物名彙裡作"邁氏",Meyen

2009-06-09

龍膽

  • 李時珍。本草綱目,卷十三。
龍膽。釋名:陵游。本經註:志曰:葉如龍葵味苦如膽因以為名。

而學名的的由來則是還沒看懂的一段,出自維基英文頁:
  • The name is a tribute to the Illyrian King Gent who used the flower to heal his wounded soldiers. The best known city in the Illyrian Empire where the flower was found is located in Southwest of Montenegro today, called Sac (Shas-Albanian)

這段話的內容另日再查了。

2009-06-07

Kiwi-fruit

Actinidia deliciosa (A. Chev.) C.F. Liang & A.R. Ferguson

Actinidia chinensis Planch.

請參閱下列文章:
Ferguson, A.R. 1999. New temperate fruits: Actinidia chinensis and Actinidia deliciosa. p. 342–347. In: J. Janick (ed.), Perspectives on new crops and new uses. ASHS Press, Alexandria, VA.

2009-06-01

貫眾

貫眾,原來這是個討論一名多用多物同多名的好題目,因為古書裡有太多的資料,而更有趣的是,它的名子多樣,連來源都不同,這就更好玩了。

下列是取材自"雨路實用工具(http://www.poptool.net/)":

贯众 (《本经》)
【异名】萹苻、泺(《尔雅》),贯节、贯渠、百头、虎卷、扁符(《本经》),贯中、贯钟、贯来、渠母、伯芹、药渠、黄钟(《吴普本草》),伯萍、乐藻(《别录》),草鸱头(陶弘景),伯药、药藻(《经典释文》),凤尾草(《本草图经》),蕨薇菜根(《滇南本草》),黑狗脊、贯仲、管仲(《纲目》)。


【来源】主要为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蹄盖蕨科植物蛾眉蕨,球子蕨科植物荚果蕨,紫萁科植物紫萁,乌毛蕨科植物乌毛蕨、苏铁蕨、狗脊蕨等的根茎。
【植物形态】
①粗茎鳞毛蕨: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等地。
②蛾眉蕨: 分布东北及河北、河南、陕西、四川、云南西北部。
③荚果蕨:分布东北、华北以及四川、西藏、陕西等地。
④紫萁:分布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江西、湖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等地。
⑤乌毛蕨、
⑥苏铁蕨:分布广东、广西、台湾和云南、贵州等地。
⑦狗脊蕨:分布西南、华南、华东及长江流域各地。

2009-05-14

參考書目

[2009.05.14]
在引用時發現是需要有參考目的,就列在這裡吧。
編輯的方式是條列,等到到了某個份量再來分門別類。
可能先以朝代來看吧?或是書名?還是就放在我的協作平台?再說。

千金翼方
本草綱目

我的協作平台:

ToolReferences




楊再義,1982。台灣植物名彙。臺北市:天然書社。
Yang, Tsai-I. 1982. A list of plants in Taiwan. Taipei: Natural Publishing Co.,Ltd.1281 pp. (+glossary 351pp.)

高明乾等編輯。2006。植物古漢名圖考。河南鄭州:大象出版社。

2009-05-12

芒果

[2010.08.16]

學名:
Mangifera indica L.
Anacardiaceae 漆樹科
Mangifera 屬
中名:
[楊,1982] 芒果、檬果、[木莽]果;檨仔 (Soai{n}-a);

英名:mango

其他俗名:
[阿美Ami] Nagusu
[排灣Paiwan] Gatso'kku, Raiken, Ratokui, Roiin

原產:
[楊,1982] 印度、馬來西亞、緬甸

相關記載:
1. [蔣毓英,1686]
檨 【乃紅彝從其國移來之種。株極高大,實如豬腎。三四月間味酸如梅,採而塩之,可作菜品,病者亦宜。至五六月間,盛熟,皮有青、有黃者,肉有黃、有白者,有微根在核。將食,須用小刀剖之,味甘或帶微酸。計有香檨、木檨、肉檨三種。檨味勝肉檨,香檨其尤者也。即《外國志》所載「南方有果,其味甘、其色黃、其根在核」者是也。】

2. [王禮,1720]
檨【盛夏大熟,形如豬腰,肉與核粘,切片以啖,甘香異常;初結色綠,熟則色黃。有香檨、木檨、肉檨三種,香者為上,自荷蘭國來者,臺之果此為上品。檨,無此字,今從俗寫。】

3. 據《教育部異體字字典》(其國語辭典杳無此字):檨 (ㄕㄜ): 『果樹名。即芒果樹。清一統志‧卷四三七‧臺灣府‧土產:「檨:通志》:紅毛從日本移來之種,實如豬腰,五、六月盛熟,有
香檨、木檨、肉檨三種。」』

4. [Mastumura, 1915]


問題:
1. 芒果,這個水果的確實來源似乎是不可考(?),但在早期的台灣地方志裡,很一致地皆作檨[蔣,1686;金,1684;王,1720]。


參考資料:
臺灣史料編輯委輯委員會(編),2004。金鋐 (主修),1684,康熙福建通志臺灣府。台北:文建會。
臺灣史料編輯委輯委員會(編),2004。蔣毓英 (纂修),1686(?),臺灣府志。台北:文建會。--以上二書合輯於《台灣史料集成 清代臺灣方志彙刊》第1冊。--
臺灣史料編輯委輯委員會(編),2004。王禮 (主修),1720,臺灣縣志。台北:文建會。《台灣史料集成 清代臺灣方志彙刊》第4冊。


2009.05.13
芒果,這個物種的其他別名還包括了檬果、檨 (蒜)等。

據個人猜測,芒果這個詞,可能是簡寫了"檬"字;而檨字則是早期到台灣的官員在寫方物志時所創的(誰是始作俑者?)而如下面通志所云可能需要再考証,因為所知芒果是比較熱帶的植物,當時說是紅毛(荷蘭人?)從日本移來之說可能性似乎不高。且更要考証的是,這種植物可能與南島民族(?)的移徙有關(?文獻)。

蒜,這個字只是清官員來台,暫借用之字,當時的平埔族(?)或所謂台民(?熟番)的語言裡,其音似是淸官員所用的『蒜』字,現在的臺語讀意為(『甩』字,具深鼻音,)


待查文獻:
[楊再義,1982]:
1. 芒果的別名
2. 有相關名字的植物:山檨子(維基中文:小葉山檨子)、海檬果....
[通志?]
[各種台灣的方志?]
[各種來台的清朝官員筆記,挑可信度高者?]

引用文獻:

Flora of China (web version). 11: 336–337. 2008. (山檨子,漆樹科,產台灣南部)


2009-04-25

老樹

[2009.04.26] 

老樹

我看著你端視良久,看著我的臉,看著我的胸口--
無情漠視的目光裡,有深深的哀愁。

舉起左手,撫著滿是皮孔的臉,我輕輕顫抖,
銳利的刃,在你的右手,
無可逼視的芒,閃動著情緒的洩流。

胸前傷口,您無視於汁液滴落,琥珀色的淚,
烙下流不盡,也乾不了的一道線,

呻吟著的不是風,是我從你眼中看見的深深失落。


解題:
問君何忍,一筆劃下,
尚且刻的是別人的名字。
0426,習作,有感。太久沒動手寫"詩"了。已經不曉詩之為何物了。
[2009.04.26] 雜想:九芎有個傳說,搔他癢,他會輕輕顫抖。

祕與密

[2009.04.26]: 常見的詞,祕密,在某些用法裡,如祕方,密語等,這些詞是否二字有異?

2009-04-10

栗與櫟

2009.04.10

以為二字是一樣的或一類的植物,但是古人(許慎)就把它們分開來了。
教育部的字典說得還不錯,有空再整理了。

2009-03-22

自怨自艾的艾

2009.03.23
先撇開直指植物的解釋,"艾"這個字還真是不知作何解?

教育部國語字典裡似乎沒有對此辭裡的艾有充份的解釋?
根據自怨自艾這個條目,原辭出自孟子萬章篇。(
太甲顛覆湯之典刑,伊尹放之於桐。三年,太甲悔過,自怨自艾,於桐處仁遷義。)
「悔恨自己過去的錯誤而加以改正缺失」這個解釋裡,以對應的方式來看,艾字解作改正?


80%正常人不知道以下事物

[arthur's note] 2009.03.23 來自苗小姐的信,留下來的原因是,知識,究竟所為何來?我們為什麼要累積知識?而這個哲學的思辯裡,似乎涉及到了我做這個部落格的因由!?。如果,最後看官要問的是我有沒有在看完信時舔自己的手肘?答案是沒有,因為數年前似乎已收過這樣的一封信。寫到這裡,我還是去印証了下,是不是能舔得到。


80%正常人不知道以下事物!--------

專家統計,有80%正常人不知道以下事物!

◎ 蝦的心臟在頭部。

◎ 豬無法看到天空。

◎ 老鼠和馬不能嘔吐。

◎ 貓的尿液是夜光的。

◎ 世界上有50%的人從來沒有接聽過電話。

◎ 你睡覺的時候,不知不覺中會吃入70多種蚤虫。

◎ 你永遠不可能用你的舌頭舔到你的手肘。

◎ 打噴嚏若過於強勁,會導致胸腔破裂。

◎ 如果你打電話超過一個小時,耳朵裡的耳垢會增加 7 倍。

◎ 打火機比火柴更早發明出來。

◎ 你的心臟可以產生把血液噴出三十尺高的壓力。

還有最後一個 ......

根據統計,有95%的人會在還沒有看完這篇Mail時,就已經試圖用自己的舌頭舔自己的手肘了!

不准說謊,你()有沒有,有沒有…… ﹖﹖﹖

臨死前的一秒

2009.03.23 [arthur's note] 這一則是郭老漢先生18日寄來給我的一封信。留著是因為近日接觸到幾起生離死別的境地。讀完後,想毫不猶豫地刪除,結果還是留了下來。總以為可能什麼時候會用到的感覺。那就先置於這裡。


揭秘人在臨死前的一秒會看到什麼?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雷蒙德‧A‧穆迪博士在研究過150個瀕死體驗者(經歷過“臨床死亡”後復生的人)的案例之後,試圖為人們揭開死亡真相。

  盡管瀕死體驗發生的情境,以及親歷該種體驗的個人性格都有著巨大的差別,但需要肯定的是,在這些人“瀕死體驗”的陳述中,存在著不可忽視的相似性——我把它們大體歸納為14條,他們是按照感受出現的先後次序排列的。

  1、明知死訊

  他們親耳听到醫生或是在場的其他人明確宣告自己的死亡。他會感覺到生理的衰竭到達極限。

  2、體驗愉悅

  “瀕死體驗”的初期有一種平和安詳、令人愉悅的感受。首先會感到疼痛,但是這種疼痛感一閃而過,隨後會發覺自己懸浮在一個黑暗的維度中。一種從未體驗過的最舒服的感覺將他包圍。

  3、奇怪聲音

  在“瀕死”或者“死亡”的時候,有奇怪的聲音飄然而至。一位年輕女子說,她听到一種類似樂曲的調子,那是一種美妙的曲調。

  4、進入黑洞

  有人反映他們感到被突然拉入一個黑暗的空間。你會開始有所知覺,那就像一個沒有空氣的圓柱體,感覺上是一個過渡地帶,一邊是現世,一邊是異域。

  5、靈魂脫體

  發現自己站在了體外的某一處觀察自己的軀殼。一個落水的男人回憶說,他自己脫離了身體,獨自處在一個空間中,仿佛自己是一片羽毛。

  6、語言受限

  他們竭力想告訴他人自身所處的困境,但沒有人听到他們的話。有一名女子說,我試著跟他們說話,但是沒人能听到。

  7、時間消失

  脫體狀態下,對時間的感受消失了。有人回憶說,那段時間里,他曾不停地出入自己的肉體。

  8、感官靈敏

  視覺、听覺比之前更加靈敏。一個男子說,他從未看得如此清楚過,視力水平得到了不可思議的增強。

  9、孤獨無助

  在這之後,會出現強烈的孤立感和孤獨感。一位男子說,他無論怎樣努力都無法和別人交流,所以,“我感到非常孤單”。

  10、他“人”陪伴

  這時,周圍出現了別的“人”。這個“人”,要麼是來協助他們安然過渡到亡者之國,要麼是來告訴他們喪鐘尚未敲響,得先回去再待一段時間

  11、出現亮光

  在“瀕死體驗”最後的時刻,會出現亮光。這道光具有某種“人性”,非常明確的“人性”。

  12、回望人生

  這個時候,當事人會對一生做一次全景式的回顧。當親歷者用時間短語來描述它時,都是“一幕接著一幕,按事情發生的時間順序移動的,甚至伴隨著畫面,當時的一些感覺和情感都得以重新體驗”。

  13、邊界阻隔

  在這時,人會遇到一道可以被稱作是“邊緣”或者“界限”之類的東西,阻隔你到某個地方去,關于它的形態有多種表述︰一攤水、一團煙霧、一扇門、一道曠野中的籬笆,或者是一條線。

  14、生命歸來

  如果有幸被救活了,在“瀕死體驗”進行到某種程度後,人們必須“回來”。在最開始的時候,許多人都想趕快回到身體中去,但是,隨著瀕死體驗的深入,他開始排斥回到原來的身體,如果遇上了光的存在,這種情緒就更為強烈。

  隨後,你就真的“回來”了。

  人是一種相當依賴精神的生物,當人“瀕死”時,一道微弱的白光就可以讓死亡變得不那麼可怕。人死的時候,整個一生都將被重新評價,這種評價完全不依賴于你是否腰纏萬貫,身份地位是否顯赫,而僅僅取決于在你一生里與他人分享的愛和溫暖有多少。

2009-02-21

我的2009一月及二月

21.2.09

到剛才為止,原來我的部落格在今年的一二月間各只有一篇文章。沒什麼好怨的,只是似乎是不吐不快。
現在的我像是在一片渾沌之中要找出新的步閥,好吧,就做吧。雖然開學了,此間忙翻了,不過,才發現,所有的錯並不是我立即反應情緒那樣,為什麼他們要如何如何,而都是我個人在當時、在現在,所選擇的做法上出了一些問題,個人時間管理會出問題,除了因循了半輩子的習慣外,也多少是不長進吧。縱使別人再錯也是自己當時沒做好處置吧。那麼,我該如何讓自己更有效積極地管理自己的事呢?

[arthur's note] 2009.03.23 即便到剛才貼了本月的第一則,也是如上所說,本月份只有一則。也許吧,這種狀況會延續到5月。
如果,我有讀者的話,難為大家了,我的力氣都花在其他工作上,這個部份至少要等7月才可能再大展身手。

2009-02-06

二百五的由來

為什麼會用「二百五」來嘲笑他人?


日常生活中,人們常把說話不正經、辦事不認真、處事隨便、好出洋相的人叫做「二百五」。但這個稱呼從何而來,卻有多種說法。

說法一:源於戰國故事。
戰 國時有一說客,名叫蘇秦,身佩六國相印,一時很是威風,但也結下了很多仇人,後來終於在齊國被殺。齊王很惱怒,要為蘇秦報仇,可一時拿不到兇手,於是,他 想了一條計策,讓人把蘇秦的頭從屍體上割下來,懸掛在城門上,旁邊貼著一道榜文說:「蘇秦是個內奸,殺了他黃金千兩,望來領賞。」榜文一貼出,就有4個人 聲稱是自己殺了蘇秦。齊王說:「這可不許冒充呀!」4個人又都咬定說是自己幹的。齊王說:「1000兩黃金,你們4個人各分得多少?」4人齊聲回答:「一 人二百五。」齊王拍案大怒道:「來人,把這4個『二百五』推出去斬了!」「二百五」一詞就這樣流傳下來。

說法二:源於民間傳說。
從 前有一 個秀才,為了考取功名廢寢忘食、發奮苦讀,可是終其一生都不曾中舉,連兒子都沒有生。到了晚年,老秀才終於心灰意冷淡泊名利了,反而喜得貴子,添得雙丁。 秀才回想一生成敗,不由得感慨萬千,於是給兩個兒子起名:一個叫做成事,一個叫做敗事。從此秀才在家閉門課子,日子過得其樂融融。一天,秀才吩咐妻子道: 「我要去集市上逛逛,你在家督促二子寫字,大兒子寫三百,小兒子寫二百。」秀才趕集回來之後詢問二子在家用功如何,老妻回答道:「寫是寫了,不過成事不 足,敗事有餘,兩個都是二百五!」

說法三:來自唐朝官職。
唐朝的長安「市長」京兆尹權勢很大,出巡時有龐大的儀仗隊伍。在最前開路 的小吏原為一名,官名叫喝道伍佰,他手裡拿著一根長竿趕開路人。後來,喝道伍佰增為兩名,但長安群眾並沒有以兩個伍佰稱他們,反而將他們共稱為伍佰,於是 單個伍佰就被戲稱為二百五,又因為他們每人手中持一長竿,所以又稱他們為二竿子。今天,二百五與二竿子都是莽撞、無禮、粗魯之人的代名詞。

說法四:源於中國的貨幣計量單位。
以上三則均是傳說而已,比較有根據的說法來自中國的貨幣計量單位。過去的銀子10兩為一錠,500兩為一封,250兩即為「半封」,諧音「半瘋」。時間長了,民間漸漸用「二百五」(半瘋)來形容那些愚蠢、莽撞之人。

[arthur's note] 如果我細細考究,那我會不會變成二百五?這篇網路流通的文章是苗小姐寄來的,應是笑話的成本居多,不過實在心癢難耐,很想考考看可否有什麼結果。今天是沒力了,改天吧。(2009.02.07)

2009-01-02

2009新年新期望

一直到今日(2009.01.02),才有機會整理或者回來檢視我曾做過的事。

網頁,算是亂,也還好,接下來要做的事是整理一下一些地區名錄,同時要有word版,才有再利用的價值。其他的值得關注的是我建立了"我的出版",把一些可能算是比較正式的工作條列出來。

這個部落格算是大雜燴吧,筆記本裡許多的東西要放到這裡來,算是需要一點工作努力,例如要重編寫,加油了,筆記本不適合放太大量的東西。
要再想想,怎麼讓筆記最能達到它的功用,例如每個月要檢討其內容,這可能先印出來吧。

我的文件變成是一個過渡,筆記本的資料,因為透過文件而可以被留存下來。

協作平台則是最浩大的工程,一邊有暫時性的資料留存,還需要有整個架構,形成一個較完整的網頁型式。加油!,還是加油!

這裡呢,下學期可能就比較不管教學實習了,再說了,事情怎麼演變都還不知道,或許也把生態實驗、分類實驗也放進去吧,當作是有相關的進階課程。